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The effect of alloying elements on the environmental embrittlement of L12 type intermetallics is sum ma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uctilizing effect of boron doping in Ni3A1 is mainly to suppress the moisture-induced environmental embrittlement. The mechanism of this suppression effect is proved to lie in the fact that it severely reduces the hydrogen diffusivity along the grain boundaries. However, the boron doping in Co3Ti alloys does not have the same effect of suppr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embrittlement. The different behavior of boron doping in Ni3A1 and Co3Ti may be attributed to its different segregation behavior on the grain boundaries. Boron in Co3Ti does not segregate on the grain boundaries and cannot effectively reduce the hydrogen diffusivity along the grain boundaries. The moisture-induced envi ronmental embrittlement of Co3Ti alloy can be completely suppressed by the addition of Fe. As proved by Auger, this suppression effect is due to its obvious reduction of the surface kinetic reaction with water vapor.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研究了冷轧辊试样在低温回火中残余应力与表面硬度的变化,找到了描述它们在回火保温中变化规律的函数式。主要结论:1) 在回火中,冷轧辊中残余应力的下降主要集中在回火保温的最初阶段;2) 冷轧辊淬火后的合理回火工艺制度应当是:t=150~160℃,τ=τ加+10小时。  相似文献   
13.
梁益龙  朱茂兰 《贵州科学》2007,25(1):13-16,26
本文研究了GDL-1型高强韧性贝氏体钢,在空冷状态下的回火冲击性能变化以及对应的显微组织和断口金相特征.结果表明,该钢经920 ℃加热空冷后获得条束状过渡形态的贝氏体加少量岛状贝氏体组织.在400 ℃~600 ℃的温度回火,分布于BF条束间的亚稳态残留奥氏体开始大量分解形成沿条束界连续分布的碳化物,在BF条内的高密度位错区也诱导析出碳化物,导致在条束界产生高应力集中而引发准解理和解理开裂,出现不可逆回火脆性,冲击能量显著降低.由于钢中的Si和Mn在原奥氏体晶界偏聚,抑制碳化物析出.在原奥氏体晶界未能沉淀出连续分布的碳化物,因此未见沿晶解理开裂特征,对应的断口金相呈条形准解理和解理的特征,其尺寸分别与BF条和束尺寸相吻合.该材料的不可逆回火脆性出现的温度范围与大多数合金结构钢相比提高约200 ℃.  相似文献   
14.
通过冲击试验并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测试设备研究了低中碳Si-Mn-V钢回火马氏体脆性机理及稀土元素的作用,结果表明:回火碳化物的析出和粗化是导致试验钢回火马氏体脆性断裂的本质因素,回火马氏体脆性断裂方式强烈取决于钢中含碳量;稀土元素对试验钢回火马氏体脆性的影响与钢中含碳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We investigated the critical influence of in-situ nanoparticl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hydrogen embrittlement (HE) of high-strength steel.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of quenched and tempered steel (919 MPa yield strength, 17.11% elongation) a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hot-rolled steel (690 MPa yield strength, 16.81% elongation) due to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in-situ Ti3O5–Nb(C,N) nanoparticles. In addition, the HE susceptibility is substantially mitigated to 55.52%, approximately 30% lower than that of steels without in-situ nanoparticles (84.04%), which we attribute to the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of the Ti3O5 nanoparticles increasing the density of the carbides. Compared with hard TiN inclusions, the spherical and soft Al2O3–MnS core–shell inclusions that nucleate on in-situ Al2O3 particles could also suppress HE. In-situ nanoparticles generated by the regional trace-element supply have strong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trength and hydrogen-resistant steels.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系列冲击试验和俄歇谱仪等试验,较系统地探讨了磷、锑、铋在晶界上偏聚脆化锰结构钢的能力,以及铈在晶界上偏聚韧化锰结构钢的作用。结果表明,按单位原子百分比计算,对锰结构钢脆化的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秘、锑、磷;铈韧化含磷锰结构钢的作用最强,韧化含锑锰结构钢的作用居中,韧化含铋锰结构钢的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7.
对连续退火线平整机的板形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际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基于减小有害接触区和增强弯辊力调控功效的思想,利用影响函数法下的辊系弹性变形计算提出了相应的平整机支持辊辊形优化目标.采用分层序列法处理多目标函数,并通过混合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设计出新的辊形配置方案.使用二维变厚度理论建立辊系有限元模型,对辊缝横向刚度、弯辊力调控功效进行计算校核.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生产,改善了平整机的板形控制效果,降低弯辊负担.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氢相关的内聚力模型,开发了顺次耦合的氢致滞后断裂有限元计算程序,预测了预含氢AISI4135高强钢圆棒缺口试样在常载荷拉伸条件下的滞后断裂时间,并考察了试样初始平均含氢水平对滞后断裂的影响.结果表明,氢相关的内聚力模型可有效预测氢致滞后断裂的断裂时间,有限元预测结果和相关报道较为一致.氢致滞后断裂存在氢临界值,当缺口尖端应力集中区聚集的氢浓度达到临界时裂纹开始形核,此临界值和结构的初始含氢量无关.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干平整轧制过程中工作辊与带钢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仅能定性分析、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问题,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充分结合平整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基于粗糙度的基本理论,根据干平整轧制过程中摩擦特点构造了反映工作辊及带钢表面粗糙度与摩擦系数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模型计算策略,并将其应用到宝钢冷轧薄板厂1 220平整机组的生产实践,定量分析了工作辊及带钢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轧制压力的预报精度与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温高压气相热充氢方法,将氢充入SA508-Ⅲ钢.在常温下,研究了氢与SA508-Ⅲ钢的拉伸变形行为的交互作用,以澄清钢的氢致脆性机理,为核电用钢的安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充氢使钢的屈服强度略升高,而钢的断面收缩率明显降低.充氢后钢的拉伸断口由纯微孔聚集型断口转变为韧窝加河流花样复合型断口.钢的屈服强度升高主要归因于在弹性变形阶段氢对位错的钉扎,从而阻碍了位错开动.然而在塑性变形阶段,氢随可动位错迁移并不断富集于碳化物与基体界面处,当氢浓度达到一定值时,造成碳化物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降低,从而引起钢的塑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